屬于容易患上近視的類型如下:
1. 睡覺時間少的孩子易患近視眼。在兒童生長發育的加速期,特別是7-9歲和12-14歲時,如果孩子睡眠時間減少,或人為剝奪睡眠時間(功課負擔過重),會引起部分兒童發生近視眼。
2. 低出生體重的孩子易患近視眼。凡出生時體重小于2500克的小兒,其在青春期前容易發生近視眼。這主要由于低出生體重兒童的先天發育不良,后天遇到不良因素導致眼軸發育過長所致。
3. 早產兒童易發生近視眼。早產2周或2周以上的小兒,其在兒童期常發生近視眼。這些兒童發生近視眼的機理,與低出生體重兒童發生近視眼的機理是一樣的。
4. 父母為近視眼,其子女易患近視眼。近視的遺傳程度隨度數的加深而增加。一般來說,300度以下的近視與遺傳關系不大;300-600度的近視與遺傳關系密切;600度以上的近視幾乎都與遺傳有關.
正常情況下,寶寶出生3個月時,視力為0.012-0.02,6個月視力為0.05,因此l歲以內的小孩遠視能力是比較差的,l歲時為0.2,以后每增加l歲視力約增加0.2,5歲時視力達到正常1.0,12歲孩子眼球發育完全成熟。
如果孩子的眼睛沒有問題,在這一時期一般不易發生近視。但由于眼球發育異;蛴薪曔z傳因素,在此期間就可影響到孩子的視力,因此盡早檢查視力是及時發現孩子近視的最好方法。
給孩子查視力要有耐心,態度和藹,要多給予表揚和鼓勵,爭取孩子的合作,結果才能準確。另外,家長還應在平時生活中仔細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,如發現孩子較其他同齡孩子動作遲緩、笨手笨腳,不活潑,不愿意做游戲,或看東西時愛歪頭、皺眉、瞇眼,看電視坐得很近,常常用手揉眼睛,上學后上課注意力不集中、看不清黑板、學習成績下降或看書距離很近,閱讀不到半小時就出現眼酸脹、疼痛、頭昏等視疲勞癥狀,應該帶孩子到醫院檢查,必要時散瞳驗光。
父母對孩子,尤其是有近視遺傳傾向的幼兒,一定要細心觀察,并與幼兒園和學校相配合,定期查視力,才能早期發現孩子近視眼。
最后強調:發現近視眼最有效、最方便的方法是定期查視力,一般可3-6個月查1次,但要確診近視眼必須經過驗光.
眼保健操能預防近視
針對近年來青少年近視呈現上升趨勢,有關專家提醒治療近視重在預防,最重要的防治方式是佩戴合適的眼鏡,并做好眼保健操,不要迷信市場上五花八門的預防近視器具。
專家認為,眼保健操仍是預防近視的重要手段,找準穴位,認真操作是關鍵。專家強調,青少年眼保健操中的“閉目靜心”和“極目遠眺”兩個環節能使眼睛得到充分休息,改善緊張狀態,因此做的時候要特別認真注意。
據了解,我國在中小學推廣眼保健操始于上個世紀60年代,北京是最早推行眼保健操的城市。40多年來,眼保健操逐步完善并簡化,成為中小學預防近視的重要措施。近年來,隨著學生負擔加重,以及電腦、電視、游戲機的普及,青少年用眼增加,眼保健操卻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。盡管有70%以上的學生表示每天堅持做眼保健操,但調查顯示,很多學生不能正確找到穴位。專家建議,校醫和老師應起到監督指導的作用,幫助學生學會正確的眼保健操姿勢。
最好是戴眼鏡矯正近視
專家說,由于兒童年幼,不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感覺,部分眼病又無特殊癥狀,因此,家長要細心觀察,最好帶孩子定期檢查,防患于未然。
如果發現孩子出現看東西時一眼瞇縫、挨得很近、怕光,或者歪頭、偏臉等異,F象,家長就有必要帶孩子就診,以便及早發現弱視、斜視、屈光不正等眼病。平時家長要注意不要讓小孩子經常用手揉眼睛,防止感染砂眼;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,給孩子配備專用的毛巾、洗漱用具。
專家建議:
如有眼病家族史,1周歲前家長就要帶孩子接受眼科醫生檢查。對3-6歲的孩子,無論孩子視力好壞,均有必要到醫院眼科進行一次全面檢查。8-16歲時是兒童青少年近視發病的高峰期。因此,家長要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:不要長時間近距離看東西,不要在光線過強過暗或運動狀態下看書,堅持眼保健操等。
此外,近視發生年齡越早,治療的效果越好,矯正的最好辦法是戴眼鏡,家長切不可輕信某些儀器和藥物。驗光配鏡要到正規醫院。街頭常有宣稱“科學配鏡,立等可取”的配鏡店,大都忽略了散瞳驗光這個步驟,而這恰恰是兒童青少年配鏡前必不可少的檢測手段,因為孩子年齡越小,晶體的彈性越強,調節力就越大,對于屈光不正的孩子,如果不散瞳驗光,會隱藏一部分調節,從而影響驗光的準確性。
|